砂率会对混凝土性能产生哪些影响?下
三、砂率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砂率对强度的影响虽然不想水胶比那样明显,但砂率对混凝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影响程度与水胶比大小有关。当水胶比大于0.4时,混凝土的受压破坏主要发生在水泥石自身及其与骨料的粘接界面发生破坏,而水泥石的强度及其与粘接界面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的强度和水胶比。因此,当水胶比较大时,砂率对混凝土强度影响表现的不明显。但当水胶比小于0.40时,水泥石和粘结强度有较大的提高,混凝土的抗压破坏除发生水泥石自身和与骨料粘接面以外,还包含骨料自身的破坏。
在配合比设计时,选用的砂率较大,就增加了粗、细骨料总的表面积,使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严重变差,甚至于出现崩塌现象,导致混凝土的各组成材料之间的结合力下降,混凝土硬化后强度会降低。但如果砂率过小,则浆体过于富余,在混凝土成型过程中,在自重及强力振实的条件下,更容易出现泌水现象。如果混凝土拌合物泌水严重,就会造成以下不良影响:一,形成大量的泌水道,增大了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率,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二,在粗骨料及水平钢筋的下缘,由于泌水作用出现水膜,水膜蒸发后将形成空隙,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及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握裹力;三,泌水使表层混凝土的水胶比增大,形成了所谓的浮浆层,而浮浆层在硬化后强度很低;四,泌水还会导致混凝土内部不均匀,增加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同样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砂率选择较为合理时,混凝土拌合物既可以获得良好的工作性能,提高混凝土硬化后的强度。
四、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砂率看似与混凝土耐久性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砂率往往通过对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影响对混凝土硬化后的耐久性产生影响。合适的砂率是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工作性,便于振捣、密实,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提高抵抗外部侵蚀性介质的破坏作用,有效降低侵蚀的程度和延缓侵蚀的发展速度。而对于处于冻融环境中的混凝土,其抗渗性的好坏,将决定着混凝土抵抗受冻破坏的能力。砂率过大或过小,均会造成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降低,一方面使混凝土不易拌合均匀,均质性差;另一方面,使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不易被振捣密实,浇筑后在其内部和模板的内侧容易形成蜂窝和空洞,表面也易形成麻面,增大硬化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率。此外,砂率过小使混凝土保水性下降,泌水通道增加,增大混凝土内部连通孔隙的数量,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上一条: 混凝土施工中8大畸形现象及处理办法(一)
下一条: 砂率会对混凝土性能产生哪些影响?